时间:2016-4-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怪才发难,“泰伯奔吴”之现代争议

无锡新区梅里泰伯庙内的这幅泰伯奔吴浮雕,生动地再现了泰伯奔吴的历史画面。

虽然“泰伯奔吴”这1历史事件学界多有争辩,但这口泰伯井,则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当地人们对泰伯的尊崇和怀念之情。

□董林姚伟文图

引子

PREFACE

2012年3月,一个无锡团队来到商丘,拿出事前准备的器皿,取一瓢水,掬一捧土,庄重地艳服起来,小心肠放入行囊。这是吴文化的一次寻根之旅,名为“重走泰伯奔吴路”。

寻访团由十余名无锡市民代表和吴氏宗亲组成,他们先抵达宝鸡岐山,从那里出发,经汉中到达商丘。商丘文化新闻界人士举行联谊座谈会,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商丘师院教授李可亭告知他们,泰伯奔吴经过商丘的确切记载还没有查到。无锡客人也坦言:“确切地说,泰伯奔吴到底有没有经过商丘,现在也没法考证。我们此次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探访吴氏宗亲。吴姓源起于周,周的始祖后稷是帝喾之子,而帝喾则兴起、生活和长眠在商丘。选择把商丘作为活动的重要节点,也是一段寻根之旅。”

因年代久远,地名变更巨大,古籍记载不详,泰伯奔吴的诸多细节可能永久没法考证清楚。而岐山周原到无锡梅里,直线距离约1300千米,以古代的交通条件而言,这是一次遥远的迁徙。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一些学者提出了质疑。

路途遥遥何以奔吴?

上世纪三十年代,学界“怪才”、王国维的关门弟子卫聚贤对史书记载的“泰伯”发难提出质疑。

卫聚贤一生勤奋,著述等身,但学术方法独特,立论多与常说相悖。1930年,他撰文认为,“泰伯不可能远奔吴地”、“泰伯、仲雍由周奔吴,就没有这一回事”。他的结论基于推测:泰伯不可能向东沿今陇海路穿越殷人的权势范围而至江苏,不能绕道汉中穿越羌人的权势范围而至江苏,亦不能绕四川顺江而下至于江苏。泰伯奔吴“实非当时社会所能有,而为后人虚构”。他根据《诗经·大雅·皇矣》认定,泰伯的封地在岐山以西的今陇县吴山。

有趣的是,卫聚贤后来提出惊人的“中国人发现美洲”说。他根据古籍记载,认为在哥伦布到达美洲前,已有百余个中国人曾到达过美洲,如殷遗民、孔子、张衡、李白、杨贵妃等。他不但大胆假定,还“大胆求证”,率爱好者乘坐仿造的汉朝木船从香港动身,横渡太平洋。结果距离彼岸数百里时木船失事,功败垂成。幸得遇船搭救,方免于遇难。

不过,卫聚贤关于泰伯的观点至今仍有影响。一些学者根据考古资料,论证泰伯和仲雍所奔之吴,实为距离岐山百多里的陇县吴山。可能因靠近荆楚,又不与周人同祖,因此被称为荆蛮,后来泰伯、仲雍或其后人材被改封江南。

值得一提的是,陈桥驿、白寿彝等史学大家也都对泰伯远奔江南之事表示质疑,乃至干脆否定。陈桥驿没有过量论证,认定“吴为周后说”是“一望而知”的“无稽传说”;白寿彝则根据镇江出土的“宜侯夨簋”,认为“泰伯、仲雍逃奔于吴的传说是不是可信,颇需研究”。

“宜侯夨簋”发现于1954年,有126字铭文,大意为:在四月的丁未这一天,周康王带着夨等在宗庙里瞻仰武王、成王讨伐商代的壁画,又看了东征的图画,将虞侯夨(读音cè)改封为好侯,赏给他极多的土地和人民。

郭沫若、唐兰等人考证认为,这位夨就是吴国第五世国君周章。而白寿彝根据这个铭文,对泰伯奔吴提出怀疑,否定《史记》的记载,认为康王时才将仲雍以后分封于吴。但因年代久远,对这段铭文的解读充满分歧,白寿彝只是做出了其实不肯定的推测。

古人迁徙能力超越想象

卫聚贤早年观点和晚年充满矛盾。晚年他深信“哥伦布到达美洲前,已有百余个中国人曾到达过美洲”,而早年认为泰伯奔吴“实非当时社会所能有”,3条可能的迁徙线路都被他认定不可能。

事实上,虽然孔子、杨贵妃不可能到达美洲,但古人的迁徙能力和迁徙范围,的确超越我们的想象,绝对不可小觑。

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造成考古学天翻地覆的变化。2005年,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开始了一项计划:借助该技术勾画人类在地球的迁徙路线图。斯坦福大学博士王维嘉参加了测试,他撰文介绍了该项研究的成果:现代人类全部起源于非洲东部大裂谷和今天埃塞俄比亚地区。现代人的先人是大约7万年前从东非动身,他们北上通过今天埃及或红海南部最狭窄处到达中东。然后兵分两路,向西去欧洲,向东来亚洲。来亚洲的1支大约1万五千年前从白令海峡陆桥(当时海水浅)跨到美洲,沿着美洲的西海岸一路从阿拉斯加走到智利的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南端。

远古的人类为什么迁徙?答案是随着吃的走,他们会随着好天气和能狩猎到的动物而迁徙。

在中国古代典籍的记载中,古人的迁徙也是非常频繁的,很多部族也都有过遥远的迁徙。《史记·周本纪》就详述了周部族屡次的迁徙。

现代考古学表明,泰伯其实并不是最早到达江南的中原人。

考古学家张敏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论证了有虞氏的南迁。有虞氏是舜帝的部族,生活在今豫东地区,其考古学文化为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在夏朝初,中原进入国家文明以后,烜赫一时的有虞氏部族却销声匿迹了。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江苏兴化南荡遗址和高邮周邶墩遗址的发掘,有虞氏的着落才有了清晰的答案。

南荡文化遗存的分析和研究表明,其来源是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碳十四测定的年代略晚于王油坊类型晚期文化遗存。王油坊类型在豫东地区的消失和在江淮东部地区的出现,明显是考古学文化的迁徙。

古代江淮东部自然环境卑劣,特别在距今3800年前后,曾发生过一次由南向北的大海侵,江淮东部地势低洼,必定首当其冲,迫使有虞氏部族再次迁徙。

高邮周邶墩遗址略晚于南荡遗址,该遗址位于古邗沟以东,表明海侵来临时,有虞氏由黄海之滨向西迁徙到古邗沟以东。

宁(南京)镇(镇江)地区夏朝的考古学文化为点将台文化,该文化是由风格悬殊的3类文化遗存构成,其乙类文化遗存来源于南荡文化遗存,亦即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其时期晚于周邶墩遗址。

张敏认为,这一连串的发现表明,有虞氏沿古邗沟南下,超出长江,终究到达江南。

商朝马桥文化也有中原文化的烙印。该文化最治疗白癜风的偏方早发现于上海马桥遗址中层,与其下叠加着的良渚文化,截然不同,出土遗物中如觚、觯、尊、豆、簋、瓦足盘和拍印的云雷纹等特点与河南偃师2里头、郑州二里岗的夏商文化有紧密的联系。邹衡先生推测,这极可能是夏王失败后由巢湖顺江而下到达上海后带来的。

上海师大的王伟、邵雍认为,中原文化始终影响着吴越文化。中华文明的繁荣昌盛,经历了由北向南的推动进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江南成了这1文化推动进程的通道。这1进程不是统治者成心推动,而是政治或战乱带来的客观后果。

而泰伯奔吴,当是成心而为,是沿着这条本已存在的文化通道到达江南的。

“泰伯奔吴”难以否定

综合研究各家学说,苏州学者吴恩培认为,从《左传》、《国语》、《史记》到《吴越年龄》,构成一个长长的证据链。而无锡梅里至今仍有遗址,吴姓族谱记载也相合,泰伯、仲雍奔吴之事,难以轻易否定。

吴恩培说,很多研究者认为,提出质疑也许不难,但如何面对年龄时吴国的事实存在?如何面对自泰伯到夫差二十五世构筑的吴国历史?况且《史记》之前的先秦文献,如《左传》、《国语》等已有很多关于吴君出自周王室的记录。

吴国夫差与晋国争霸中原,“黄池之会”上,双方争当“老大”,“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两国明显都认为是一家人,都以先祖的身份争长短,吴王搬出了先祖泰伯是古公亶父长子的身份,压住了同为周王室后裔的晋国。可见,在周朝,在姬姓诸侯之间,也是认同吴国为泰伯以后的。

SourcePh">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itanjianghu.com/ytsp/922.html
------分隔线----------------------------